掏句实在话,我接下来写的内容,估计不少人听了会觉得刺耳。在海上漂泊这么多年,我踏足过的国家数都数不过来,单说美国,几乎每年都要去一趟,每次到了那儿,总得好好感受一番。不得不承认,作为一个普通的美国民众,抛开那些身份地位的差异,他们的生活确实过得相当安稳平和。
这些年频繁赴美,很多方面我都盼着咱们自己也能效仿效仿,即便学不到精髓,能借鉴几分也是好的。
有一回,我和几个同事一起上街买东西,刚好路过一家超市。那超市规模挺大,可购物的人没几个,看上去经济有些不景气,但超市里有个地方特别吸引我,还差点因为这个闹出误会。
那会儿我们只是想进去买点零食,没成想几个同事瞧见酒架上的酒不错,价格又便宜,于是大伙儿决定都买些。
大家开开心心买完单,没料到结算的时候被拦了下来。工作人员神情严肃地打量了一下我们的机工,要求他当场出示护照查看。
一开始,我们几个英语好的没在旁边,而机工没听懂对方说的英语,结果双方之间还起了点争执,差点把美国警察给招来了。
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我的同事看到机工正和工作人员起冲突,赶紧上前询问,这才弄明白,对方觉得这位机工年纪没到二十一岁,瞧着又小又矮。
弄清楚事情原委后,机工很痛快地掏出自己的护照给对方,对方反复核对之后,脸上才露出了笑意,明白这是一场误会。
经过这件事,工作人员跟我说,在美国,未满二十一岁的年轻人是不能独自买酒的,要是年龄没到十八岁,那连烟都不准抽。
他们对这些规定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想必大家都清楚,走在美国的街头,随处都能看到警察,在外人看来,他们国家的警力似乎非常雄厚,可实际上,那些警察绝非尸位素餐之辈。他们不会天天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而是走上街头履行维护安全的职责。
我之所以有这样的体会,得说说我觉得不错的一次经历。
当时,我和同事晚上在纽约街头闲逛,同事正在抽烟,警方把我们当成了可疑分子,当场叫住了我们。
想必很多人都在新闻和电视上看到过,那些不听警察警告的人,往往当场就会挨枪子儿。没错,我的同事当时就险些酿成大祸,因为那会儿走在街上,警察让我们停下,我虽然听懂了警察的话,可我的同事没听懂,这就让警察变得十分紧张。
好在我当时及时制止并立刻做了解释,不然同事很可能就遭殃了。
停下来之后,警察并没有把我们当成罪犯,而是直接要求我们出示证件。
全副武装的警察走到跟前,认为我的同事是未成年人在抽烟,需要核查我们的身份和年龄。还好,有惊无险,我们的证件上清楚地写着出生年月,这才躲过了这一劫。这一点我倒是希望咱们的警察也能在街头多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为孩子们的成长出份力。
警察态度也挺友善,看完我们的证件后,还提醒我们外国人在他们国家最好别在晚上出门,就算非要晚上出来,也别随便把证件展示给别人看。
这一点我是清楚的,美国的治安虽说不错,但也不缺不法分子,这些人会伪装成相关人员,要求外国人出示证件。一旦证件被他们拿到手,很可能就会遭到敲诈,那可就麻烦了。
当然,作为外国人,千万别轻易发善心。其实,在美国很多大小城市都能看到大量流浪汉,这些流浪汉看着虽然有些碍眼,但只要不与他们对视,通常不会有什么麻烦。即便对方真向你要几块钱,你可以选择不给,他们也不会对你怎么样。
不过,有一点我得特别提一下,也是我觉得很不好的地方。
我去过好几个州,这些地方有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会索取小费。
我刚到美国的时候,看到很多地方都要小费,心里很是抵触。当时印象很深,我和几个同事去店里吃饭,结账的时候,对方明确地向我们要小费。
那会儿我心里是挺抵触的——我们三个人吃顿饭花了八十多美元,对方居然张口就要二十美元的小费。这么高的小费额度实在让我觉得难以接受,起初我压根不想给,但同事却说这是人家应得的服务费,要是不给,对方说不定不会放我们走。
我满是疑惑,觉得在餐馆用餐,工作人员为顾客提供服务本就是分内之事。可同事解释说,他们的服务和其他行业不一样,吃饭过程中忙前忙后可不是白干的,这既是他们的工作,也是收入的主要来源。
听到这些,我虽说还是瞧不上这种做法,却也没别的办法,只能被迫接受,承认人家这么做是合理的。
或许是去美国的次数多了,碰到类似情况也越来越频繁,不知不觉就养成了给小费的习惯。
可以说,在美国生活,不管是打车、吃饭还是住宿,只要有人提供服务,小费就少不了。
有时候,我还挺羡慕这类工作人员的。据我了解,餐饮店的服务人员虽说在店里给老板打工,上班时间相对轻松,但老板给的实际工资少得可怜。当时我问过一家咖啡店的工作人员,他一个月从老板那儿拿到的工资也就一千美元左右,可实际月收入能有三千美元上下,也就是说,其中两千美元左右都来自向客人收的小费。
对工作人员而言,这样的小费收入确实相当可观。
我曾在美国巴尔的摩登船,从国内过来后在当地酒店住了一晚。当晚接机的人特别热情,主动帮我们搬行李上车,还不让我们自己动手。一开始我还觉得人家对我们太好,后来才明白,这是人家的工作,是要收费的。
没办法,下车时他们直接让我们签了字,我这才知道,他们要我们签字,是为了向我们公司索要小费。
下了车,酒店的工作人员又迎了上来,我下意识地想:完了,这一路的小费怕是少不了了。
工作人员态度特别好,帮我们把行李搬到酒店前台,大半夜的还帮我们把行李送到房间,甚至知道我们晚上肯定没吃晚饭,特意安排了一顿夜宵。
整个过程中他们没主动要小费,但我们同事都主动给了五美元或十美元。我有点舍不得,就没给,也不知道对方会不会有意见。
直到第二天准备离开酒店时,我才发现签单上默认包含了小费,这才明白同事们又多给了一次。
我还笑他们吃亏了,没想到同事却说人家服务这么好,不忍心不给钱。
想到这儿,我不禁对国内的餐饮服务产生了新的疑问,心想我们的服务能不能跟上这样的节奏呢?
仔细想想又觉得不太可行,这或许是人家的一种文化,要是放到国内,说不定店铺没多久就关门了。
当然,人家有给小费的习惯,和当地的物价也有很大关系。
在我们这儿,我真切感受到了物价的高昂。
有一年,我们上街购物时路过一家理发店,同事觉得头发长了,就想理个发。因为英语交流有问题,同事没问价格,觉得理个发再贵也贵不到哪儿去,于是坐下来理了半个小时。理发师傅看起来挺认真专业,期间还和我们聊得挺开心。
可后来,同事再也开心不起来了——对方要求支付七十美元的理发费。在场的几个同事都以为听错了,可现实就是这么贵,不是一般的贵,一个洗剪吹要七十美元,简直是理了个冤枉。
当时我们还在讨价还价,刚好有个华人大学生进店,得知情况后好说歹说,对方才收了同事六十美元。
没错,这里的物价是真的高。美国的留学生告诉我,自己在国内虽说属于中产家庭的孩子,可到了美国后,都不敢随便在外吃饭,就连超市也不敢常去。
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揣测她要吐槽美国的治安状况糟糕,没成想她开口说的是这儿的物价实在太高。
起初我并不信服这话,毕竟我对美国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
当地商场里的靴子、鞋子、服装之类,大多产自我们东南亚国家,说白了就是代工厂的产品。他们借助低廉的劳动力,代工生产名牌鞋服等商品。但实际上,这些东西在店里的售价高得惊人。
让我意外的是,超市里的蔬菜水果价格会那么高。
我去超市逛了一趟,发现这里的蔬菜比肉类还要贵。经常能看到美国女性在店里翻来翻去,我原以为她们在挑品质好的,没想到竟是在选便宜的。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美国人自带“高大上”的光环,可后来跟他们接触多了,反倒觉得他们还比不上我们。
不过有一点值得一提,他们的心态确实比我们好太多了。
他们能在周末抛开工作的牵绊,惬意地带着孩子出门游玩享乐;平日里,他们也能穿着比基尼躺在沙滩上,悠然地享受日光浴。可我们却做不到,我们活得太累了,被家庭牵绊,被孩子的教育问题束缚,太多的枷锁让我们不敢肆意释放自己。
他们在思想层面既懂得放纵自我,也懂得保护自己。
我有个小小的发现,也觉得人家那种做法确实不错。
在美国当地,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距离才算得上得体。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留意到,美国人在路上行走或是处于同一公共场合时,通常不会和陌生人靠得太近,彼此间的距离很合理,至少有一个手臂的长度。
要知道,在他们看来,陌生人一旦离得近了,他们就会特别敏感,甚至会觉得有危险。这一点在我们中国人身上很难感受到,比如在超市、车站,人们大多没有这种意识,这就使得盗窃等行为时常发生。
好像说了不少美国的优点,不过我也得说说在那儿体验特别糟糕的地方。毕竟任何国家都有好有坏,坦然面对就好。
在我看来,美国的公共交通系统并不完善。
在美国,我真切感受到的是出行特别不方便。这方面远不如我们国家,我们的交通四通八达,真正做到了条条大路通各处。但在美国,公共交通相当落后,要是想出趟远门,不转个四五次车,基本很难到达目的地。车次少不说,最关键的是等车时间特别长。很多时候,坐车只要一小时,等车却要两小时,这样的公共交通根本没法给当地人提供正常的出行便利。
这也导致美国的私家车数量极多,就算是出门走一百米的距离,他们也会选择开车。大家都这样,街上的交通拥堵状况自然就显而易见了。
车子多了,想做到多好的环保根本不可能。我记得绿色环保理念还是美国人先提出来的,可到最后,其他国家都在朝着零碳排放努力,他们却在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污染物。
当然,我也得说,美国人确实挺懒的,为了图方便,只要能开车就绝不走路,只要能开车就绝不会坐公交车。
在他们的观念里,开车和飙车就像工作一样平常。这也是当地商超要开在很偏远地方的原因之一。
美国很多地方都是这样,商超建在荒郊野外,要购物就得开车过去。一开始我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后来慢慢了解了一些,才明白美国的商业模式算是“懒”出来的。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见闻,不代表所有人的想法和态度。每个人看到的、经历的都不一样,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不同。有些人甚至觉得把商超开在偏远地区,能有效疏散人群,这样就不会扎堆,也更不容易出现交通和治安问题。能这么想也没什么问题,毕竟有它的道理在。
总之,美国在我心里的印象有好有坏,说不上绝对的好,也说不上绝对的坏。亲身经历过才发现,那里确实和我们不一样。
新手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