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印度边境只有5公里的地方,中国正在建造一座发电能力是三峡水电站三倍的超级工程。这消息一传出去,印度那边就坐不住了,甚至叫嚷着要派战机轰炸工地。
听起来挺戏剧化的吧?但这事儿确实在发生。雅鲁藏布江在墨脱县那里转了个急弯,江水从将近3000米的高度直接跌到600多米,这种天然落差简直就是老天爷给咱们的厚礼。想象一下巨型瀑布的威力,那股子能量要是不利用起来,真是太可惜了。
工程师们选这个位置可不是拍脑袋决定的。雅鲁藏布江流到这儿突然来个大拐弯,水流那个急啊,站在岸边都能感受到江水的咆哮声。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全世界都找不出几个,不开发简直对不起大自然的馈赠。
印度人的反应可就大不一样了。他们一听中国要在这儿建水电站,马上就急眼了。印度媒体直接给这工程贴上了"水炸弹"的标签,说中国这是在对他们进行威胁。甚至还有印度官员放话,要派飞机过来炸工地。
这反应确实有点激烈,不过仔细想想也能理解他们的心情。雅鲁藏布江流到印度境内就改名叫布拉马普特拉河,是印度东北部地区的生命线。印度人担心中国在上游建水电站会影响下游水量,这种忧虑也不是完全没根据。
话说回来,中国建这个水电站可不是为了跟谁过不去。咱们国家的用电量越来越大,特别是西部开发需要大量清洁能源支撑。这座水电站建成后,不光能给西藏提供足够的电力,还能通过特高压线路往内地输电。
建设难度那真是没法说。墨脱以前叫"高原孤岛",进出都困难得要命。工程师们得在陡峭的山壁上挖隧道,把大部分发电设备都藏到山洞里去。这活儿可不是闹着玩的,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出大事故。
更麻烦的是,这地方还经常地震。工程师们必须把各种地质风险都考虑进去,确保工程绝对安全。光是前期的地质勘探就搞了好几年,每块石头都要仔细检查,每条裂缝都要详细记录。
提到安全,这里还有段历史。1962年中印边境打仗的时候,墨脱独立营的战士们就是从这里出发,爬雪山过草地去打跑占了都登乡的印军。那些年轻的战士穿着薄薄的军装,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前行,最后硬是把印军给赶出去十几公里。
现在的边防战士接过了前辈的接力棒。他们每天分三班,24小时不停地巡逻保卫着这片土地。天刚亮就踩着露珠出发,深更半夜才顶着星星回来,用双脚丈量着祖国边疆的每一寸土地。
西让村的门巴族乡亲们祖祖辈辈住在这里,亲眼看着这片土地的变化。2017年中国在村里修路的时候,印军又跑来捣乱,结果还是被中国边防部队给轰走了。村民们都说,有人民子弟兵在,心里就踏实。
现在的边防设施比以前先进多了。各种智能监控设备全天候工作,红外热成像技术能第一时间发现任何风吹草动。传统巡逻加上高科技手段,构成了一道铜墙铁壁般的防线。
印度的担心其实也说明了一个问题:跨国河流的开发需要大家坐下来好好商量。中国在这方面一直很开放,愿意跟下游国家就水资源问题好好谈谈。
这座超级水电站的意义可不仅仅是发电这么简单。除了提供清洁能源,它还能带动整个地区发展起来。墨脱县以前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地方,现在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旅游业也会跟着受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本来就是世界级的自然奇观,水电站建好后交通更方便了,配套设施也更完善了,肯定会吸引更多人来旅游。
环保方面咱们也没马虎。工程设计的时候就充分考虑了对生态的影响,各种环保措施一样不少。保护鱼类、恢复植被、监测水质,这些工作都在同步进行。
这个项目要是成功了,对中国在高海拔、复杂地质条件下搞水电开发来说,经验价值巨大。这些技术和经验不光对国内其他工程有用,还能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基础设施。
印度虽然反应激烈,但中国的决心很坚定。这不是什么"水炸弹",而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有什么分歧大家坐下来谈,通过对话合作实现共赢,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新手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