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现状曝光几个真相,颠覆你认知!”
你知道世界上有这么一种悲剧吗?不仅被赶出了家门,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落脚点,转头却发现自己又成了“代价”,下一个驱逐令或许已经在路上……如果你觉得这像极了连续剧中最狗血的情节,那你可得看看叙利亚德鲁兹人这段真实得有些魔幻的历史。
谁是德鲁兹人?一部现实版“困在边界里的人生”
要聊德鲁兹人,咱们得先认识一下这个群体。德鲁兹人是中东地区一个独特的少数族群,信仰介于伊斯兰教什叶派分支与一套神秘主义哲学之间,人数不过百万,散布在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和约旦等地。从外表他们跟当地阿拉伯人没什么区别,但文化习俗独立,还一贯低调——没想到,这份低调竟未能换来安稳。
在叙利亚内战爆发的过去这十几年间,德鲁兹人像中东火药桶里的“夹心饼干”,夹在各方势力之间,处境极其艰难。你说战争最惨谁?可能不是交火最密集的区域,而是一帮手无寸铁、想在动荡中谋求一丝活路的人。
而就在几个月前,以色列占领的戈兰高地再度风声鹤唳,德鲁兹人的祖居地被推进了历史争端的漩涡。据媒体爆料,一部分德鲁兹人直接被驱逐出家园,成了无国籍无归属的漂泊者。换位思考一下,这种感觉就像被退了房,还不给你订个新住处。
从朋友到筹码“求生”里的利益博弈
而最新的剧情更是让人啼笑皆非。传闻称,流离失所的德鲁兹人为了避免彻底失去庇护,不得不选择“割地求存”。也就是说,在求助以色列接纳他们的过程中,德鲁兹人竟另辟蹊径同意以色列实质控制他们祖国的这块土地。
你可能会问,这么操作靠谱吗?这是特殊情况下的“政治投名状”,试图通过让步保命、通过交易寻求喘息机会。这样的“姿态”却让人不禁捏一把汗——类似操作放眼历史,从来不曾讨得任何一方的欢心。以色列会觉得这是默认吞并的机会,而叙利亚可不会轻易原谅。他们既成不了左右逢源的“朋友”,还可能变成一颗两边都嫌弃的棋子,被抛弃只是时间问题。
“再驱逐”的魔咒,会不会真的上演?
从历史来德鲁兹人可谓是典型的“墙头草”一切以生存为导向,谁控制地盘就和谁合作,哪一方强硬就暂时和哪一方低头。问题在于,这样的策略是基于事实上的无奈,但在复杂的局势中,绝大多数时候也意味着“信誉崩盘”的后果。
以色列真的会信任他们吗?未必。因为以色列在戈兰高地的目标是对领土实现永久控制,如果德鲁兹人不能证明是可以“捆绑利益”的关系,那么当局无疑会选择将其扫地出门,以确保不留隐患。而叙利亚会原谅德鲁兹人的“投奔”吗?你想多了,人家从此可能将其视作不可燃垃圾处理。
一个群体的漂泊命运,和失控的世界
看到这里,不少人可能会问德鲁兹人的选择真的这么糟吗?他们既无权、又无势,更缺乏像库尔德人那样的大国协助,实在是树小根浅没法跟风暴对抗。换句话说,他们在这片中东乱局中,是最典型的弱者——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流离失所,却从未掌握过自己的命运。
这让我想起了电影《尘土之子》,片中有刺痛人心“我们没有家,因为风暴随时会把我们从任何地方刮走。”对德鲁兹人来说,割地、投诚、妥协这一切说不上对错,他们不过是想找到一个角落遮风挡雨罢了。
反差式收尾一份让人哑巴吃黄连的“无解”
但问题的反差恰恰在于,德鲁兹人“求收留”的是否又在偷偷复制着下一次驱逐的剧本?历史无数次证明当弱小者主动或被动卷入更强大势力的博弈时,不仅无法减轻自己的重量,反而更快加重了被抛弃的概率。
讽刺的是,这一切似乎正印证了一句无奈的哲理“那些太想留下来的人,常常被最先赶走。”德鲁兹人的未来命运,就像中东乱局本身一样你以为眼下是最低谷,其实往往只是更深的不稳定的开始罢了……
新手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